秋冬季进入心血管疾病高发期,YB1创新布局进军溶栓药物市场!

来源:  2021-11-17 09:2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状况应是比以往也好上许多,但受到人口老龄化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近年却明显升高,前段时间又逢全国多地气温骤降,国内也迎来一段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每年临近秋冬时节,伴随着气温骤降,各家医院联合心脏外科中心抢救的急诊大血管患者数量就明显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有专家表示,气温降低会影响心脏本身血液的供应,人体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来说,如果没有及时做好血压的控制与管理,谨遵医嘱按时服药,在气温突变的情况下,极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尤其是主动脉夹层的发生。

 

可以说,气候就是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功能好坏的一张晴雨表,需要高度警惕。

 

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关注高血压等危险因素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跟踪推算我国心血管疾病现患病人数约为3.3亿,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

 

2021年8月30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临床实践中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在线发布于欧洲心脏杂志,指南指出,多达90%的心脏病发作、中风或外周动脉疾病的风险可以用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育活动、腹部肥胖、高血压、血脂水平升高、糖尿病、心理社会因素或酒精来解释。

 

其中,高血压作为最主要的心脑血管风险因素,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发病及死亡风险,给我国卫生保健及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负担,与之对应的严峻高血压防治形势也亟需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及医务人员给予充分重视。

 

专业研究显示,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存在密切因果关系。在对全球61个人群(约100万人,40~89岁)的前瞻性观察研究及包括中国在内的13个国家的亚太队列研究(APCSC)中,诊室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密切相关,收缩压每升高10mmHg,亚洲人群的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分别增加53%与31%,高于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人群的24%与21%。

 

2016年关于中国心脑血管风险预测及卫生经济学评估模型也表明,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增加及人口老龄化,2016—2030年新发脑卒中患者会增加11800万人口,而降压治疗及控制血脂可减少同期脑卒中800万~3000万人、急性心肌梗死1000万~2000万人、心血管死亡300~1000万人,从而带来9320亿美元的经济学获益。

 

秋冬季更需警惕主动脉夹层发生

 

除了脑卒中等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在当前气候环境下,主动脉夹层也极易发生,同样需要引起重视——这种心血管常见疾病犹如随时可能引爆的“人体炸弹”,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专家提醒,高血压患者在这一时期需要格外重视病情的控制,需按时吃药,警惕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一旦发生剧烈胸痛,应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到医院胸痛中心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

 

主动脉夹层是指由高血压等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内膜、中膜撕裂并分离,血液流入,致使主动脉腔被分隔为真腔和假腔的“双腔主动脉”。这种心血管疾病可引起患者脑、肝、肾、胃肠、下肢等脏器供血动脉闭塞,造成严重的脏器缺血坏死和功能衰竭。

 

正如前文所言,主动脉夹层又被称为“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其表现症状通常是出现突发剧烈而持续的疼痛,部位主要集中于胸部、腹部及背部,伴有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大汗现象,甚至出现大血管破裂导致休克。

 

主动脉夹层之所以被公认为相当凶险的疾病是因为,一旦发病,患者随时可能因高血压、情绪激动、用力等原因导致主动脉破裂大出血。临床上患者往往立即晕厥,常在数分钟内死亡,属临床上极其凶险的疾病,因而被称为“定时炸弹”。

 

主动脉夹层患者疼痛的症状与心肌梗死、肺栓塞、气胸等疾病十分相似,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所以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死亡率可高达90%。此类患者一经确诊,必须马上送往心脏重症监护室,进行24小时持续心电、血压监护,同时控制心率和血压、有效镇痛,降低主动脉压力、减少主动脉破裂的风险,并尽早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或主动脉腔内介入手术治疗。

 

专家解释,主动脉夹层患者常具有以下通病:高血压且缺乏有效控制、性格暴躁、作息不规律、暴饮暴食、吸烟等。随着高血压患者的增多,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专家建议,患者应规律作息,劳逸结合,戒烟少酒,坚持锻炼身体,一旦诊断高血压,应积极控制血压,同时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防患于未然。

 

心血管疾病治疗市场广阔,溶栓药物规模增长迅速

 

心血管疾病来势汹汹,可能在发病后引发多种不良症状,若没有尽早察觉,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继续存在多种不良习惯,可能会让心脏不堪重负,血管发生病变,最后威胁生命健康。

 

和许多疾病遵循的治疗方针相一致,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也提倡“早发现,早治疗”,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溶栓、开放性手术和介入治疗等。其中溶栓治疗的可及性不断提升,近年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应用中愈发常见,市场规模增速也领先于其他治疗范式。

 

Tips:溶栓治疗,是心脑血管急性期超早期治疗,在脑梗发病6小时以内,采用的静脉静点药物进行溶栓,使血管内血栓溶解,使血管再通,改善脑血流,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资料显示,当前溶栓药物市场占我国抗血栓药物市场的比重约为11%,近几年这一领域的市场规模正以约30%的增速迅猛发展——作为近年市场规模增速最快的一个分支,溶栓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趋于常态化。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UK)、链激酶(SK)、阿替普酶(rt-PA)、普佑克(Pro-UK)、瑞替普酶(r-PA)和替奈普酶(TNK-Tpa)等。此外,一些新兴生物科技公司也开始着手布局心血管治疗领域尤其是溶栓治疗细分赛道的市场,而港药溶瘤就是其中的一员。

 

公司现已开发布局了3个创新溶栓药物产品管线,我们的核心技术产品YB1能够与多种溶栓药结合用于治疗各种血栓类疾病,现有的3个在研溶栓药物产品分别是YB1-rt-PA、YB1-rt-DE及YB1-rt-PL,未来临床效果值得期待。

 

正值秋冬季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发展现状也更加引起业内市场的的关注,针对持续高发的心血管疾病带来的健康威胁,创新生物技术公司在新药研发领域投入的热情一定程度上也令国人多了些许乐观,我们期待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之下,国民健康状况能够得到有效改善,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