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助力生物科技崛起,YB1溶瘤细菌能否闪耀医药创新研发市场?

来源:  2021-11-22 09:53

自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来,人类关于“命运共同体”的感知及认同似乎较过往升级了好几个档次。同时,这个“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健康和生命科学技术的推崇亦前所未有地强烈——这两年全球资本对生物科技行业投注的关心和真金白银的支持或是明证。

 

如今2021年已近乎走到尾声,回顾最近两年生物科技与医药健康行业的发展态势,中国领先的生物制药和生物科技公司吸引了全球金融投资者的青睐,这是不争的事实。

 

行业跟踪资料显示,2020年国内外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领域的并购投资市场非常活跃,而快速从新冠疫情中恢复的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市场更是吸引了许多国际资金的注入,尤其是在生物制药和生物科技领域。

 

全球资本热情助力,生物科技持续崛起

 

尽管因新冠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的发展在去年初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但生物科技与医药行业作为“抗疫救疾”的先锋,也是最早复苏实现“满血复活”的一个行业。总体而言,去年也是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投资并购市场较为活跃的一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和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助推下,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的并购交易在2020年下半年呈现复苏的态势。

 

业内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并购交易数量达到169笔,其中包含金额超10亿美元的超大额交易案例,较2019年增长11.2%,交易总额达到213亿美元。统计数据显示,除去交易额超过10亿美元的超大型交易后,2020年交易金额较上年增长45.2%。

 

另一方面,受国内科创板开市、上交所创业板注册制以及港股生物科技板块的持续利好影响,以及再融资新规松绑,金融投资者完成投资交易金额和数量继2019年之后也再创新高。

 

对于中国领先的生物科技和制药企业而言,港交所和科创板是极具吸引力的IPO平台。资料显示,在去年交易金额排名前十的私募股权/风险投资交易中,有4笔涉及与在港交所或科创板上市相关的IPO前融资。

 

资本市场的青睐与支持是生物科技行业蓬勃发展的莫大动力,国内生物科技公司近年积极启动资本化程序,许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奔赴香港上市,或登录内地科创板,掀起生物科技企业上市热潮,而行业整体后市表现亦相当不错,显示资本市场对生物科技行业的反响积极正向。

 

正是得益于全球资本的热情支持,生物科技行业于近年持续崛起,市场表现可圈可点。与此同时,生物制药领域逐渐走向创新制胜的道路,目前正在从以模仿药物/模仿创新药为主向主攻首创创新药转变。

 

创新研发推动全球医药行业高速发展

 

主要受人口老龄化及预期寿命延长、支付能力提高以及创新药物不断推出等因素影响推动,全球医药市场在过去五年稳步增长,自2016年的11530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1298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

 

专业研究报告预计,这一增长趋势仍将持续,至2025年全球医药市场总收入预计将达到17114亿美元,即自2020年开始复合年增长率为5.7%。

 

根据专利保护的状态,药品可分为专利药和仿制药。行业研究数据显示,在当前全球医药市场大盘中,专利药收入占比明显高于仿制药,且预计未来5年内专利药的复合年增长率也将跑赢仿制药。整体而言,专利药或者说原创药的市场发展趋势要好于仿制药。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一直以来,创新研发可以说是医药市场竞争比拼的重头戏,甚至可以说是最终的归宿。

 

资料显示,随着全球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大,全球医药研发支出自2016年的1567亿美元稳步增长至2020年的204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9%。业内预计这一增长将持续下去,到2025年总支出预计将达到2954亿美元,即自2020年开始复合年增长率为7.6%。

 

而中国在过去五年于全球医药研发投资的增长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现时,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在人口老龄化、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医疗支出增加和政府政策利好的推动下,有统计数据预计中国医药市场将从2020年的人民币14480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人民币2287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6%,远高于同期全球和美国医药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5.7%和5.2%)。

 

而中国医药市场的高增长潜力离不开强劲医药研发投资的支持。

 

相关统计数据同时显示,中国医药行业的研发支出自2016年的人民币78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人民币170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1.3%,预计将保持强劲势头并进一步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3,42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15.0%,约为全球研发开支增长率的两倍。

 

中国对研发的强劲和持续投资直接体现在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审批和临床试验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上。创新化学药物在过去几年里呈现稳定增长,这体现在新的IND审批和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的数量显著增加。

 

(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药品审评中心)

 

政府鼓励医疗行业创新,抗肿瘤领域多种创新疗法引关注

 

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鼓励医疗行业的创新,而去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造成的困境,业内创新的势头也并没有停止,可以说,创新已成为中国医药市场的新常态。眼下,中国生命科学和生物制药发展的创新已经从“快速跟进”转变为“全面创新”,并正在向全球“一流”的水平迈进。

 

尤其在前景广阔的肿瘤治疗市场,在有利的政府政策支持和新兴的细胞和基因治疗市场的推动下,生物企业越来越注重创新药物的研发,许多新兴细分疗法不断涌现,行业企业也着力于扩大其研发能力和产品线,引起行业内外的高度关注。

 

在当前热门的新兴癌症治疗范式中,溶瘤细菌疗法是相当前沿的一大研究方向,而作为研发出全球首创的溶瘤细菌载体产品YB1的港药溶瘤,也以突破性的创新技术研究成果引起了业内市场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家专注于生物大分子药物递呈系统研发与拓展应用的科技性创新研发公司,我们的核心技术产品是经过合成生物学改造的溶瘤细菌载体YB1,其可高效递呈多种生物大分子药物。公司研发团队的研究证明,YB1的递送能力相当强大,可以高效递送多种大分子抗癌药物,如蛋白药物、mRNA疫苗、抗体药物、溶瘤病毒等;此外,YB1亦能够携带各种溶栓类治疗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血栓性疾病。

 

团队研究结果显示,YB1具备强大的技术兼容性,可实现与化学药物、免疫检查点抗体及CAR-T等细胞技术的兼容,增加疗效和多样化的产品管线设计。

 

目前我们已就YB1的应用布局了多个在研产品管线,包括7个YB1溶瘤细菌管线,主要适应症涵盖肉瘤、黑色素瘤以及其他实体瘤等;及3个YB1溶栓细菌管线,分别为YB1携带重组尿激酶(rt-PA)、YB1携带重组降纤酶Defibrinogenase及YB1携带纤溶酶(plasmin)的在研溶栓药,适应症为各种血栓性疾病。

 

随着YB1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业内越来越多优秀创新生物技术公司逐渐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我们相信全球生物科技与医药健康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取得更多先进研究成果,造福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