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是常人2-7倍!YB1创新溶栓治疗助力心血管病防治

来源:  2021-12-01 09:42

心跳,是普通人眼中最直观的“生命指征”,人类依靠心脏的规律跳动,得以维系有条不紊的生命活动。而人心跳的速度一旦发生改变,无论是过快还是过慢,都意味着其心脏健康出现了异常,需要及时进行调理和治疗,此时强弱不一的心跳表现在临床上被称为——心律失常。

 

在这里,心跳加速不再是“浪漫心动”的代名词,在医学上,当你惊觉心内“小鹿乱撞”头脑昏昏之时,也可能是你的心血管放出的示警信号,因为,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通常来说,心血管疾病通过阻塞或削弱血管,或通过损坏静脉中的瓣膜来影响血流,由于心血管疾病会减弱或完全阻塞血流,器官及其他身体结构可能因此受损。

 

除了脑卒中,即俗称的“中风”等大众熟知的心脑血管疾病,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也很高,而房颤又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

 

什么是房颤?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可引发血栓及中风的颤抖或不规则的心跳,正常的心脏跳动是有节律的,而房颤时,心房规律的舒缩变为颤动,心室跳动也变得不规则。

 

人的心脏就像一个泵,每次搏动都将血液泵向全身,为全身的组织和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心脏的这种机械活动是受电活动控制和支配的,正常情况下,电活动来源于位于心房的窦房结,窦房结规律发出电脉冲,每分钟60-100次,向心脏各部分传导,引起心脏各部分顺序而规律的收缩(心房到心室)。

 

房颤时,心脏的电活动不再受窦房结支配,被心房内快速、杂乱无章的电活动替代,相应地心室出现快速而没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房颤时心脏排血量减少四分之一以上,甚至到达50%,尤其在同时存在心室功能有损害时。

 

至于房颤带来的危害,自然也非常显著——房颤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和肺水肿,诱发心肌缺血。由于心房失去收缩能力,容易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脱落后引起脑栓塞或其他外周血管栓塞。

 

这是因为,由于心房没有了规律的舒缩,其中的血液会乱流或瘀滞,容易形成血栓,血栓从心房可顺动脉栓塞在重要脏器,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堵塞在脑动脉,导致脑卒中,而且房颤导致的脑卒中致残、致死率高。另外,房颤时,心率可能很快,可以达到100-175次/分钟,长期过快的心率可以导致心力衰竭。

 

房颤在心律失常疾病中的患病率是最高的。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60岁以后显著增加。由于人口老龄化,中国拥有庞大的房颤患者人群,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房颤患病人数于2020年达1080万人,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110万人。全球房颤患病人数由2016年的5470万人稳定增至2020年的6130万人,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480万人。

 

研究表明,心房颤动的早期诊断对于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也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专业研究结果显示,房颤患病率还与冠心病、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密切关系,而跟踪数据显示,有房颤的人发生卒中的危险是正常人的2~7倍。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房颤患者脑卒中总体发生比例为17.5%,其中瓣膜性房颤患者26.9%发生脑卒中,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4.2%发生脑卒中。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年龄>75岁、高血压、糖尿病和左心房血栓是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针对房颤的治疗方面,当前,房颤的治疗可分为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传统的药物治疗可通过降低患者形成血栓的风险来帮助预防中风,但可能会引起副作用,如出血过多、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知名并发症等。导管消融治疗是房颤的主要非药物治疗方法,亦为心脏EP(电生理)技术的代表性疗法。

 

抗凝治疗是现阶段治疗房颤的重要方式,能够使发生卒中的危险降低60%~70%,市面上常用的抗凝药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

 

然而不是所有房颤病人都需要吃抗凝药,卒中风险高的患者才需要。房颤病人发生卒中的风险需要由医生根据存在的危险因素计算,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高血压、糖尿病、心衰、有卒中或血栓栓塞病史等。

 

当房颤病人发生脑卒中,溶栓治疗亦成为兜底良药

 

一般来说,针对房颤的治疗,采取的是抗凝抗栓治疗措施,但当房颤患者病情发展至出现肺栓塞,或者脑栓塞时,也可进行溶栓治疗。不过溶栓治疗也需要进行相关的评估,比如肺栓塞是非常危重和危急的疾病,如果出现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是需要尽快进行溶栓治疗的。

 

也就是说,房颤患者也可以溶栓,但不会轻易采取溶栓的方式,若有合适的临床指征,溶栓治疗也可能成为最终“兜底”的良药。

 

具体而言,房颤可以导致左心房以及左心耳出现血栓,这时不能轻易溶栓,一旦溶栓就会导致左心房或者左心耳的血栓脱落到达左室,再由左室通过动脉血到达主动脉及其分支。如果到达脑血管会造成脑梗死,到达其它重要脏器会造成重要脏器的栓塞。

 

因此如果房颤合并有左心房或者左心耳血栓,先采取的就是抗凝治疗,可以选择华法林,也可以选择新型抗凝药,低分子肝素也是其中的一个选择。抗凝期间通过经胸超声或者经食道超声,密切观察血栓是否缩小。

 

咨询专业医者获悉,房颤是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跳加快,或者是心慌心悸的症状;如果房颤进一步引发形成血栓及血栓脱落,导致血栓流到脑动脉以后,可能会造成脑血栓的形成,若栓塞至心脏的话,可能会引发心源性猝死。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溶栓。

 

溶栓药物方面,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UK)、链激酶(SK)、阿替普酶(rt-PA)、普佑克(Pro-UK)、瑞替普酶(r-PA)和替奈普酶(TNK-Tpa)等。此外,一些新兴生物科技公司也开始着手布局心血管治疗领域尤其是溶栓治疗细分赛道的市场,而港药溶瘤就是其中的一员。

 

公司现已开发布局了3个创新溶栓药物产品管线,我们的核心技术产品YB1能够与多种溶栓药结合用于治疗各种血栓类疾病,现有的3个在研溶栓药物产品分别是YB1-rt-PA、YB1-rt-DE及YB1-rt-PL,未来临床效果值得期待。

 

当下正值冬季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针对持续高发的房颤等心律失常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带来的健康威胁,创新生物技术公司在新药研发领域投入的热情一定程度上也令国人多了些许乐观,我们期待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之下,国民健康状况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做好房颤等心律失常疾病的防治工作,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困扰。